如何做到"一次性将事情做好"将企业管理好我在2018年8月份左右在大亚湾核电站企业大学参加为期四天企业管理培训,在这四天中我感受最深不是“核”能源之强大,而是随处可见标语“一次性将事情做好。” 1986年,秉持“安全第一,质量第一”这一原则,大亚湾核电站以近乎苛刻的安全质量标准完成了建设,并于1994年成功投入商运。如今,“安全第一,质量第一”已成核电人共同坚守的信条,也沉淀为大亚湾核电站母公司中国广核集团(下称“中广核”)的企业文化基本原则。 “一次把事情做好”,是中广核的核心价值观。按照中广核总工程师赵华的介绍,这是中广核人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,更是中广核的成功秘诀,以及我国核电成为“国家名片”的秘诀。 生产运营中操作每个按钮都需“明星自检” 在大亚湾核电基地的街头巷尾,在厂房、实验室、办公室的过道上,甚至在中广核用于演讲的PPT上,都不难见到“一次把事情做好”这句标语。 中广核新闻发言人黄晓飞表示,“一次把事情做好”有着丰富的内涵:对于一个单项工作,它要求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好,不留隐患;对于一个系统性的工作,它要求把每个阶段、每个步骤、每个环节的工作做好,每一次都做好;它要求用心做事、规范做事、尽力做事。“我们所谓的‘事’,也是有特指的,指的是正确的事,是符合‘安全第一、质量第一’的事。” 在中广核执行每种动作或者指令前都要大声报出来,让身边审核同事知晓,同时自己也要再三清楚明的所要执行的动作,这称之‘明星自检’,是核电站里最普遍的工作方法。它要求在具体操作中要先停下来(Stop)想一想(Think),确认无误后再行动(Action),最后再检查确认(Review)一次,简称为Star,形象地称之为‘明星自检’。” 一座核电站,拥有260多个系统、近万个设备,每个设备都用一长串英文和数字组成的代码,有时两个代码的差异仅仅在于其中一个数字不同。如果稍有不慎,就可能会扭错按钮。“在核电站里,我们要求所有操作都要按程序办事,一次把事情做好。对于核安全而言,往往没有第二次机会。”这是中广核口头语。 沟通及执行差异造成企业损失巨大 “亚洲钮扣”主要从事金属钮扣研发及生产,目前行业发展到大鱼吃小鱼,大鱼无鱼吃的竞争局面。对企业管理提出极高的要求,如何在每天天量生产的钮扣中保持成本优势是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。 其一:同事及上司交待了,我听白了,理解明白了吗?很多同事,天天在忙,结果是同事要西爪其结果交付了南瓜。 交待任务之人要明确任务,接受任务之人要彻底弄明白是怎么会事。很多业务人员在客户有需求后,自己都没有弄清楚,就来一个乾坤大挪移,直接转给生产部门。试问一下这样的结果能做对吗? 其二:我们一直在企业文化宣扬“以结果来交换”“用你有的来交换你想要的”。很多时候结果是有了,执行打折了,效果打折了,质量没有了。这是我们现在企业所要的结果吗? 这半年来我深有感受,公司去年10月份参加了上海展,展品由东莞市炜华实业有限公司来负责。公司有按时参展,但参展时,展品素质如何呢?有带了很多样品,但现场时找不到样? 在销售部门说要递交某类样品给客人,给了时间,生产部门没有任何意见,到了交货期,不见样,也不见生产部门任何补救措施。 在交待行政及后勤采购某类物质,申请单交了半个月,某个“顶针”“配件”才购过来。 某件事电话交待中要采购100对,再三强调是“对”,结果采购回来是“只”。可见沟通不良造成企业损失有多大。 其三:我们着重在讲执行。执行是有过程的,只有好的过程才有好的结果。企业从上到下全员只管有过程,不管过程是好的,坏的,试问一下这样结果是会好的,会让人满意吗?我们在执行中不管最终用户是否接受,不考虑是否恰当,这样执行结果肯定要让人否决的。 我举几个企业案例:案例一:如钮扣是扣合力、色牢度、破坏力是必须是合格的,只有每一粒钮扣达到这些基本标准,才可以被客人接受。但实际运作过程中,又有多少人将企业各项标准去参照及执行呢?非要后道工序QC去检,去筛查。 案例二样板房中我们申请了S钩,洞只有小手指这么大,结果采购会回来,比拳头还大。 其四:华为老总任正非在前些年提出“所有形式主义的不增值管理都消亡”“在我眼里只有战士”! 任正非指出,为了企业的竞争力得以持续增强,因对目前和将来的挑战,整个企业的组织就要进行自我变革,降下人力成本,边缘化那些贡献价值低的员工,甚至是放弃、淘汰掉平庸的员工。所有人员都是企业生产线员工,只有全员上线做“战士”企业才能获得成功。一切向“作战”靠拢,努力让所有形式主义的不增值管理都消亡。要知道,公司的每一个人都是为业务发展需要服务的。 任正非在华为内部提出要向微软的总裁萨提亚·纳德拉(Satya Nadella)学习,特别是他对员工提的三个问题:"我如何利用公司已有成果提升个人或团队工作效率?你自己做了什么?你帮助别人或团队做了什么?"管理要回归常识,只凭借个人感觉和喜好去用人的领导是不合格的。实际上在一个团队当中,谁能干,谁不行,每个人在长时间的相处当中都是有数的,就看管理者怎么处理。你是不是公正,是不是明辨,是不是嫉贤妒能,是不是排除异己,是不是表里不一,是实事求是还是只论个人好恶,每个员工都在观察你的行为。然后这些就会成为公司的风气、文化或潜规则。 商场如战场,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胜利,为了赚钱,在这个过程当中,只要有一点点的杂念和自欺欺人,都会导致失败。所以,不但是员工不能混日子,管理者、老板也不能去混日子。要不然,结果会让你很难看。 |